1、数量性状的特征
数量性状是连续变异的性状
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
数量性状易受环境的影响
数量性状普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2、微效多基因假说要点
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
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各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有增效和减效作用
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性
3、P(表型值)=G(基因型值)+E(环境差值)
4、遗传力又称遗传传递能力,是指亲代某一性状遗传给子代的能力。基因型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率称为群体某一性状的遗传力。
5、遗传力分类: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现实遗传力
6、基因的累加效应A 基因的累加效应是指作用于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效应之和。即以基因为单位,将各基因本身所携带的效应累加。
7、基因的显性效应D 显性效应是指同一位点内一对基因处于杂合时,一基因对另一基因互作而产生的效应
8、上位效应I 上位效应是指当作用于性状的位点不止一个时,由于非等位基因间互作而产生的效应。
9、基因型G=A+D+I 即P=A+D+I+E
10、若AA携带的效应x,aa携带的效应y,中亲值M=1/2(AA+aa)=(x+y)/2
AA正向效应=AA-M
aa负向效应=aa-M
Aa杂合子效应=Aa-M

11、群体的基因型值 群体的基因型值-频率*基因型效应值
若A频率为p,a频率为q 群体中AA的基因型值=a(正向效应)*p2(AA的频率)
μ=ap2+2pqd-aq2
12、h2=基因型方差/表现型方差
同一个无性系的个体的遗传力:VP=VE
13、半同胞:优树自由授粉所产生的后代,即母本(父本)相同的一群子代
14、全同胞:双亲控制授粉所产生的子代,即父本母本都相同的一群后代。
15、半同胞子代测验估算遗传力的一般步骤为:
选择优树→产生半同胞子代→田间设计获得数据→方差分析→估算各种方差分量→计算遗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