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Tingting, 15 January, 2024

1、一篇由南京林业大学尹佟明等人2020年3月发表在BioRxiv上的研究性文章 Two antagonistic effect genes mediate separation of sexes in a fully dioecious plant,doi.org/10.1101/2020.03.15.993022。该文章探究了杨树性别决定机制,发现 FERR-R MmS 似乎是决定杨树雌雄异型的上游基因,其中 MmS 基因可能对杨树以外的植物雄性器官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性别决定基因可能为解决雌性杨树的种子毛和雄性杨树的花粉对空气造成的严重污染提供理论基础。该文章通过 GWAS 定位性别决定基因,进行验证,提出性别决定模型。
2、一篇由南京林业大学尹佟明等人2020年11月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性文章 Evidences for a role of two Y-specific genes in sex determination in Populus deltoidesdoi.org/10.1038/s41467-020-19559-2。该文章鉴定到了决定美洲黑杨雌、雄蕊发育的两个重要基因。研究结果为培育不飞絮、少花粉的美洲黑杨新品种提供了重要基础。研究证实美洲黑杨性别决定系统与人类一样,属XY性别决定系统。同时,利用自然群体进行的 GWAS 分析发现,与性别表型一致的差异序列均来自于Y染色体特异的片段。这个片段含有两个基因,分别是 FERR-R MSL 基因。美洲黑杨雌株只有 FERR 基因,所以雌花发育;而雄株虽然含有 FERR 基因,但该基因受到Y染色体特异的 FERR-R 基因抑制,所以在雄株花序中雌花不发育。因为 FERR 基因的表达有时空特异性,只在雌花分化的早期表达,所以通过基因编缉技术可以敲除该基因,解决美洲黑杨雌株的飘絮问题;而针对 MSL 基因的编辑,可以减少花粉污染。
 
讨论:根据香榧和雄榧的数据是否可以探究一下榧属性别决定基因